“盐”多必失,看看哪些食物是“藏盐大户”
高钠盐摄入是我国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相当于钠2.3克。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每人每日盐的平均摄入量为10.5克,远远高于推荐摄入量。
“藏起来”的盐
大量包装和加工食品的钠含量都非常高,但大多数产品口感并不咸,所以最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导致盐摄入过量。
主食、蔬菜、饮料、调料……“隐形盐”几乎无处不在
如:
一包375克的牛奶饼干,含有1500毫克钠(相当于3.75克盐)。
冰激凌可是藏盐“高手”,其在制作过程中为了提升口感,会添加很多盐,只是浓郁的酸甜味把咸味覆盖住了,欺骗了你的味觉。
咸菜(榨菜、酱菜等)、加工肉类也是钠的重要来源。
一袋80克的榨菜含钠1500毫克。一份或者4-6片午餐肉,通常含有750毫克或更多的钠。
快餐中的“藏盐高手”:方便面。一包方便面的含盐量能达到6.7g,已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6克的推荐量,因此在食用方便面时,尽量少放调料包和酱包,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运动饮料:1罐600毫升的运动饮料就可能含有252毫克钠。
果蔬汁:有些果蔬汁为了增加风味,在加工过程中会加盐,通常1瓶300毫升的果汁就可能含150毫克左右的钠。
咖啡:每毫升咖啡中含盐38.6毫克,按照每天摄入6克盐来计算,每天只能喝200毫升内的咖啡。
藏在食物中的盐可能隐藏在你感觉不咸的食品中。有些食物看起来一样,实际上钠含量差异很大。学会看营养成分表,比较钠含量。
生活中怎样减少盐的摄入呢?
明智购物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研究显示低钠、高钾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低钠、高钾食物有香蕉、杏子、菠菜、南瓜以及低脂或无脂酸奶、豆类、土豆等。
选择低钠或不加盐的面包、饼干和谷物。
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认真阅读营养成份标签,选择含钠较低的产品。
注意每份食品钠的含量,以及整个包装食品所含有钠的总量。
如果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钠的含量小于或等于120毫克,该食品可以称为“低钠”或“低盐”。不过,即使吃低钠盐也仍旧要严格限盐。
仔细查看包装的肉类和禽类,这些产品通常会添加盐水或盐卤。
当食用冷冻或罐装食品时,选择不加盐的低钠产品,或者选择不含酱汁的食品。
做个巧妇
煮妇在做饭时,可使用一些小诀窍来减少家庭中钠的摄入。
使用无盐香料如大蒜、辣椒等为食物提味,不要使用酱汁和预包装的调味料。
烹调时控制盐量,可应用盐勺控制盐量,或应用低钠盐减少钠的摄入量。
习惯过咸食物者为满足口感的需要,可在烹制菜肴时放少许醋、葱、姜等来提高菜肴的鲜香。
少放酱油,可以使用低钠酱油。
快餐有度
快餐通常是高油、高盐食品,要尽量少吃。
最好减少在外就餐,如果不能避免就选择口味偏淡的菜系或小吃,如浙菜、徽菜、粤菜等。
在外就餐时,要求餐厅少放盐或有些食物可以不放盐。 大叔 可是不咸就不好吃了啊
研究表明每年逐渐减少食物中钠含量的10%,在味觉上的变化并不明显。食用低钠食品将改变个人对咸淡口味的偏好。
研究表明每年逐渐减少食物中钠含量的10%,在味觉上的变化并不明显。食用低钠食品将改变个人对咸淡口味的偏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