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战机,达到700多架,装备数量第一,到底需要多少架?
首先,咱们来谈谈我国战机的发展历程。曾经,我国在航空工业方面的能力很弱,没办法设计、研发和生产各种型号的战机。所以,在五六十年代,我国海空军部队装备的战机中,有很多都是进口的。同时,我国在苏联米格 17、米格 19、米格 21、图 16 等机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仿制和改进,陆续推出了歼 5、歼 6、歼 7、轰 6 等机型。
这些战机服役了很长时间,直到 21 世纪初,歼 6 系列战机才基本退役。歼 7 和轰 6 的后期改进型,至今仍在部队中使用。在七八十年代,我国又发展了歼 8 系列战机,但歼 8 系列战机的性能,那时还不完善。与当时世界强国的各种机型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代差。
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先后推出了 F14、F15、F16、FA18 等多款中型、重型战机。苏联则相应地推出了米格 29 和苏 27,同样是中型机和重型机搭配。同期,法国也推出了幻影 2000 战机。这些战机都属于标准的第四代战机,在机动性和超视距空战等方面表现出色。为了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提高我国战机的现代化程度,80 年代中期,我国启动了著名的歼 10 项目。
那时候,沈飞搞出了歼 13 项目,成飞则推出了歼 10 项目。歼 13 项目的设计风格,跟美国的 F16 战机很相似。最后,歼 10 项目成功了,开始一步步推进。到了 90 年代,开始进行试飞和其他改进测试。21 世纪初,霹雳 11 和霹雳 12 这两种中距弹,先后定型,为我国主力战机的发展,提供了中距空战的支持。
2004 年,歼 10A 战机终于定型,开始批量生产,这时它已经发展了 10 多年。2005 年前后,歼 10A 战机是我国空战能力最强的机型,没有之一。当时,歼 11B 战机还没有定型,在对抗演习中,歼 10A 战机多次“击落”苏 27SK 和歼 11A 等战机。据国外媒体统计,歼 10A 的各个子型号,一共生产了 300 多架,装备到了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
21 世纪 10 年代后,我国科技不断进步,大概在 2013 年,研制出了气动布局全新、装有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歼 10B 战机。然而,歼 10B 是过渡机型,只生产了几十架。2017 年左右,配备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歼 10C 战机定型,开始大规模生产。据国外机构统计,截至 2023 年,歼 10C 战机的产量已超过 300 架。
歼 10C 属于四代半战机,这意味着歼 10 系列战机的装备总量已经超过了 700 架。那么,歼 10 系列战机最终会装备多少架呢?实际上,各国空军在装备战机时,都会考虑重型机和中型机的搭配问题。重型机在作战半径和挂载能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综合维护成本也较高。
展开全文
中型战机的挂载能力和作战半径比不上重型机,但综合成本较低。各国会根据自身情况,装备适当比例的中型机和重型机。以我国为例,疆域辽阔,从实际任务出发,更需要重型机。因此,在我国的战机配置中,形成了以重型机为主、中型机为辅的模式。我国各种重型战机的数量,正好是中型机的两倍左右。
听说歼 20、歼 16 这些战机,现在的年产量是歼 10 系列的两倍多呢。还有些西方媒体说,大概 2028 年的时候,歼 10 系列可能会全面停产。不过这些都是外媒的消息,不一定准。咱们可以根据国内老旧战机的发展情况,来猜猜看。
如今,歼 10 系列战机的主要任务是替换各种老旧机型,同时也会装备一些新组建的航空部队。目前,我国海空军部队还剩下 100 多架歼 7 系列战机和几十架歼 8 系列战机,总数在 200 架左右。歼 10 系列战机将会替换其中的一部分,但并非全部。这是因为歼 16 系列战机也会接替一部分,比如某个航空旅将歼 7 战机全部换装为歼 16 的情况。
与此同时,歼 35 战机的后期测试阶段已在进行中,距离定型和批量生产只是时间问题。就歼 35 战机的定位而言,它分为空军型和海军型两个体系。大家可以算一下,歼 10A 战机的前期批次于 2004 年开始批量生产并服役,至今已经服役了整整 20 年。通常情况下,战机的服役时间约为 25 至 30 年。
照这么算,等未来几年歼 35 战机的空军型定型量产了,说不定还得接替歼 10 系列战机的早期型号,完成老旧战机的更新换代。想当年,原版苏 27SK、国产歼 11A 这些机型,都慢慢到寿了,已经开始陆续退役。歼 10 系列战机的早期型号,也快退役了。
当然了,世界上各个强国都不可能全面装备五代机。五代机的综合成本太高了,就算是有钱的美国,也没能力全部换掉。就拿美国空军来说,到 2024 年,还装备着 300 多架 F15 系列战机、700 多架 F16 系列战机。同时,美国海军还有几百架 FA-18 系列战机。各个强国的战机,基本上都是五代机为主,四代半和四代改的为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